资讯动态
“帮小西”让公益服务触手可及
2024年7月,在石家庄市桥西区南长大街保晋南街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桥西区“帮小西”公益讲堂“非遗手工皮影”开课。图为两位小朋友正在测验皮影操作。 石家庄市桥西区委宣扬部供图
空闲韶光,来石家庄市桥西区转转,或许你会遇见一场公益大集,很多风趣的货摊会令你眼花缭乱。
走街串巷,和桥西区的居民扳话,你或许会听到一些新鲜词汇,比方“小西红娘”“小西合作”等。细心了解后,你会感到心里暖暖的。
赶上周末,走进桥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你或许会听到一堂生动的公益课,讲堂上文明名家会带你领会燕赵文明的魅力。
在桥西区,这些公益大集、公益服务、公益讲堂有个一起的姓名“帮小西”。2024年以来,经过打造“帮小西”文明实践项目,桥西区培养了一批有特征的演示品牌项目,推进文明实践阵地从有形掩盖向有用掩盖跃升,力求打通宣扬大众、教育大众、引领大众、服务大众的“最终一公里”。
本年端午节前,桥西区塔坛村东门,举行了一场集非遗体会、便民服务、方针宣讲于一体的公益大集文明实践活动。
塔谈新村小区居民王奶奶带着小孙女,在端午香囊货摊上,仔仔细细做起了香囊。“孩子问端午节为何需求戴香囊?香囊怎么做?这不正好赶上这个活动,我就带着她来体会一下。”王奶奶说。
货摊上的志愿者一边手把手教他们缝制香囊,一边给孩子耐性解说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周围的居民也纷繁集合过来,有的拿起资料包测验制造,有的则聊起了以往端午节的趣事,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义诊、义剪、家电修理区域也排起了队。“我这个电饭煲坏了一些日子了,正愁没当地修。”市民李大爷拿着修好的电饭煲,连连称誉志愿者的手工,“在家门口就能享用交心服务,这样的活动咱们打心眼里喜爱。”
非遗传承人展现传统技艺、志愿者责任修理家电、市民们热心参加互动体会这样的“公益大集”已成为石家庄市桥西区文明实践的常态。
2024年,桥西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整合全区各部分服务资源,推出“帮小西”公益大集文明实践活动。
与传统文明实践活动不同,“帮小西”公益大集以“实践中心实践所实践站”为依托,将服务渠道摆在社区门口、商超广场等大众密布的当地,供给“文艺演出+活动体会+方针宣扬+公益服务”多元化服务,有用提高了文明实践活动的掩盖面和影响力。
“最重要的是对接居民实在需求。”桥西区委宣扬部副部长吴晓娟介绍,“咱们经过社区造访、问卷调查、线上搜集等多种方法,了解大众最火急的需求,然后规划相应的活动项目,保证服务精准有用。”
在“消防宣扬月”活动中,他们组织了消防救援大队、红十字会、卫健局等部分,经过消防配备展现、急救技术训练、火灾逃生演练等方法,让居民在互动中把握安全常识。
接近“七一”,他们又将公益大集摆到了商圈之中,经过设置有奖问答、现场艺术创作、制造祝愿卡片等环节,向大众遍及文明、健康理念,为党的生日献上诚挚祝愿。
每次公益大集一推出,都会遭到广大大众欢迎。自2024年3月以来,“帮小西”公益大集已举行15场活动,主题包括“传承非遗 开放文明魅力”“月满诗韵 情溢中秋”“忆赤色年月 凝初心力气”等,惠及大众3万余人次。
“当我接过新书包时,心里特别温暖。”说这话的是石家庄第十中学学生李晓,他的父亲因工伤赋闲,家庭经济目不识丁。
在本年3月5日举行的“小西助学”公益活动中,李晓收到了新文具、新书包,还有1000元助学金。这些“礼物”,不只让他感遭到了社会的关心,也给了他尽力学习的动力。“未来,我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用自己的力气去协助更多需求协助的人。”李晓说。
“小西助学”是桥西区文明办主办的助学活动,他们链接爱心人士和爱心企业,为特困学生供给学习物资和助学资金。
近些年,依托文明实践阵地,展开常态化文明实践活动的一起,桥西区依据居民需求推出了一系列像“小西助学”相同特征明显的公益服务项目。桥西区现有1个区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72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些文明实践阵地构成了掩盖全区的文明实践网络。
“尽管没有遇到心仪的目标,可是在活动中我结识了来自不相同的职业的朋友,拓宽了我的社交圈。”张薇愉快地回想道。
“小西红娘”依据辖区独身青年实践的需求,经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法,为独身青年搭建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推进推陈出新,建立婚俗新风。
在桥西区,这样的特征公益活动还有许多,它们精准对接大众需求,将各种公益服务送到最需求的当地。
“上一年起,咱们面向全区搜集了文明实践项目189个,从中选出大众欢迎、有代表性、可操作、可仿制的公益服务,并在相关社区进行试点完善后推行。到现在,展开公益服务2600余次,惠及大众15万余人次。”桥西区委宣扬部三级主任科员黄艺伟介绍,现在,全区现已推行了“小西红娘”“小西助学”“小西合作”“小西帮办”等10个文明实践项目,可认为大众供给责任理发、慰劳陪同、医疗保健等服务,尽力处理大众身边的急事、难事,营建向上向善、互帮合作的杰出社会风尚。
9月7日下午,桥西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三楼的理论宣讲室里,一场独具匠心的公益课正在进行。
河北省非物质文明遗产项目锔刻瓷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李军航在讲堂上亲身演示瓷拓技艺,在他的“笔”下,花鸟鱼虫、人物山水等都被“画”在了瓷器上。
“我一直对瓷拓很感兴趣,可是平常没什么时机接触到,公益讲堂上有专业教师解说辅导,真是太好了。”一位学员兴奋地说。
除公益大集和公益服务外,公益讲堂是石家庄市桥西区展开文明实践活动的又一次探究。
2024年暑期,桥西区约请社区12位文明名家参加授课,依托文明实践站在全区设置10个教学点位,开设篆刻、朗读、书法等8类课程。当年,第一期公益讲堂便招引了很多居民参加,10个教学点均在开端报名后24小时内报满,获益大众1500余人次。
本年,桥西区公益讲堂进行了全面晋级,采纳“1+N”形式,即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本点,固定每周日下午展开课程。课程内容方面,除了民间传统文明课程外,新增了“典范讲堂”和“理论讲堂”,宣讲我国好人先进事迹,选拔优异理论宣讲人进行理论宣讲,完成文明滋补与思维引领的两层提高。
“针对不同集体需求,公益讲堂还推出了分层分类课程。比方,面向青少年开设科技类课程、为老年人规划健康摄生课程等,保证课程内容既贴近生活又赋有教育含义。”黄艺伟表明。
“文明实践要在大众身边展开,要经过各项活动把大众集合起来,宣扬党的方针和优秀前史传统文明。”石家庄市桥西区委常委、宣扬部部长容旭辉表明,他们将持续探究特征化文明实践项目,让公益服务的规模逐渐扩展,使文明实践成为大众触手可及的“美好日常”。
上一篇:为了老公忍耐部长中字神马